《“易学”评论》(七十二)
出版社 2009年版 第6页)
由此知道了李景春写过一本名称为《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的书。很是兴奋,兴奋的是,有人已看出了《周易》是哲学,而自己也看出《周易》是一部哲学书。已知《周易》是哲学与算卦不是一回事。
后来知道李景春所说的《周易》哲学,是个援《传》于《经》的说法,即把属于《易传》里的一些哲学思想说成是《周易》里的东西。而李景春同样认为《周易》有
卜筮的一面。
从网上看到杨庆中的《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易学研究》一文中说:“关于《周易》的性质,论者都不否认它的占卜功用,也都不否认其中含有哲学思想,但二者的比重谁大谁小,论者的观点则不一致。如冯友兰等认为《易经》本为卜筮之书,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
李景春,繁星等人则认为《易经》不仅是卜筮之书,更是哲学书,或者更主要的是哲学书,是一部讲世界变化规律的书……
由于《周易》经传关系的复杂性,在这次讨论中,有些学者常常经传不分,经传互证,也有个别学者如李景春,存在把古人思想现代化的倾向。一九六三年三月十六日的《光明日报》发表方鑫的《研究周易不能援“传”于“经”》的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