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七十三)
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周易》的框架结构作出了全面的哲学解释,根本上改变了它的巫术性质,终于打破了迷信的领域。《易传》就是这类解《易》著作的一个汇集。儒家的伦理观念,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天道观,成了《易传》解《易》的指导思想。占筮书变成了一部哲学书。”(《易学基础教程》九洲出版社 朱伯崑主编 2002年版 第124页)
原来是这样把一部占筮算命的书变成了一部哲学书,你听后能相信吗?总之笔者是不相信的。把占筮算命的书变成哲学书,何必呢?累不累?为何不另劈溪路,独立自主的去写一部哲学书好了,在一部占筮书上,有哪么多人下功夫,去改变占卜性质,变哲学思想,都属不正常了吗?
难道朱伯昆不曾看到过《左传》里记载春秋上层人士引用《周易》文辞直接用于说理吗?也不曾看到先秦及帝制里的学者们把《周易》看成理论书而引用吗?
再说是《易传》里一部分应属先秦时期的《周易》学术内容,确实继承了《周易》的义理思想,并用义理去阐释《周易》,而不是看到《周易》是占筮书而在改变它,变成义理(哲学)。而另一部分应属战国末期到汉初修订完善的《系辞传》、《说卦传》恰恰相反,是为了神道设教的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