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天下第一哲学》(九)

雨,还有生产工具方面的保障。这也说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在《周易》时期已确立。这里反映的已不是奴隶在集体生产劳动,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
    本篇的中心依然是强调“有孚”这一政治理念。即“民本”理念。“有孚”也是《周易》作者构建的普世价值观。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惕":警惕。血去惕出:犹言危机忧患已去。
    这一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前面的内容反映了,天不下雨,要发生旱情。可生产工具又出现了损坏。眼前面临着农业生产上这些困难,怎么办呢?作者强调的是爱的价值观。有了爱,就能够战胜困难。“有了真诚的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与灾害。这“有孚”(爱)成了生存的准则,也成了立国的根本。“有孚”成了普世的信仰。这就是《周易》作者构建的哲学理念。“有了爱(有孚),灾害危险就能克服掉,忧患恐惧也会离去(血去惕出),平安无事的(无咎)。”
    “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挛”:连系。如,形容词词尾。挛如:相联的样子。
    作者又进一步阐述“有孚”的观念。在面临灾害和困难的发生,要体现在“友爱而产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