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九)
业上凶年(灾年)的发生。这就是人祸。天灾(干旱)免除了,但不能再发生人祸的出现。有了两个方面的保障,才能夺得农业上的丰收。
本篇是讲述农业生产要积累,就不能出现天灾与人祸。通篇是围绕着农业来讲述保障丰收的道理。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遇到天旱不下雨,就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收成。若下了雨,又要抢种农作物。但又面临着劳动力被“君子“(有家、有国者的诸侯、贵族)征召去做劳役,就影响了农业生产。归根结底是作者为君子(统治者)讲述的政治道理。
《周易》作者讲述的道理是理性的,是辩证的认识论。不是站在神秘与巫术的认识上谈自然灾害。这里没有巫术与迷信,彰显的是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农业可以说是古代立国的基石与命脉。作者强调重视农业生产的道理,可以说就是最大的政治。
总之、《周易·小畜》一文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收成上的道理。
首先提到的是"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的自然现象,这是说"密云在西边升起,就是下不来雨",这预示着农业上出现了旱灾,担忧造成农业出现灾荒之年。紧接着是讲述农业要遵守规律办事,也就是"复自道,何其咎吉,牵复吉"的寓意。接着又讲述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