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十四)
没有迷信。
《大有》篇是为君子讲述的农业丰收应遵循的原则问题。在相对于非常原始的农业生产里,能得到丰收的年景,确实要“天”的“佑之”。《大有》通篇而论,并非宣扬迷信与天命,而是理性与辩证的思想。《大有》里所讲的农业丰收情景,反映了西周社会面貌,农业上的丰收果实是“大车以载,有攸往”,这反映了丰收的果实交到指定的地点。这指定的地方,是“有国”,“有家”的封建主,而小人(劳动者)是不能享有的。作者并不是站在维护“天子”或封建主(诸侯)的立场上,而同情的是劳动者。这无疑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
总之,《周易·大有》篇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即为君子讲述农业获得大丰收,不能忘掉劳动百姓(小人)的艰辛与功劳。要用爱去交往那些创造财富者,才能树立起威信。
《易传·大象》通过《大有》一文而引申出“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的道理。其意是"君子要阻止罪恶传布善美,顺应自然承受旨命"的一番政治道理。
我们看一看宋代朱熹对今本《周易·大有》的注释。
“ 乾下,离上。
大有:元亨。
"大有",所有之大也。离居乾上,火在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