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天下第一哲学》(二十六)

锐于进,虽刚明有时而失,不得不戒也。
    集说 项氏安世曰:初九在初,故称“童牛”。九二以刚居柔无势,故为“豮豕”。
    九三纯乾,故为“良马。”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本义: “童”者,未角之称,“牿”,施横木于牛角以防其触,《诗》所谓楅衡者也。
    止之于末角之时,为力则易,大善之吉也,故其象占如此。
    《学记》曰:禁于未发之谓豫,正此意也。
    程传 :以位而言,则四下应于初,畜初者也。初居最下,阳之微者,微而畜之则易制,犹“童牛”而加牿,大善而“吉”也。概论畜道,则四艮体,居上位而得正,是以正德居大臣之位,当畜之任者也。大臣之任,上畜止人君之邪心,下畜止天下之恶人。
    人之恶,止于初则易,既盛而后禁,则盾扞格而难胜。故上之恶既甚,则虽圣人救之,不能免违拂。下之恶既甚,则虽圣人治之,不能免刑戮。莫若止之于初,如“童牛”而加牿,则“元吉”也。牛之性,觝触以角,故牿以制之。若童犊始角而加之以牿,使觝触之性不发,则易而无伤。以况六四能畜止上下之恶于未发之前,则大善之吉也。
    集说 《朱子语类》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