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三十八)
,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六四:睽孤,遇无夫,交孚,厉,无咎。
九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上六: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睽者,彼此相违之义。卦德上离明、下兑悦,悦生于内,明用于外,悦非所悦,明非所明,悦明不当,故谓睽。此阴阳相隔,和缓调理之卦,承上明夷而来。明夷者,真明有昧之义。真明有昧,假明即出,识神用事,顺其所欲,明于外而不明于内,性乱命摇,与道相隔,此睽之所由来也。然睽则睽矣。又有致合之道,特以明虽在外,若能虚其心,可以返明于内。欲虽起内,若能实其腹,可以扫欲于外。明返欲扫,神定情忘,则阴阳隔碍潜通,睽者亦可以致合,故小事吉也。小事者,阴之事。人心用事已久,道心埋没,大事已去,今欲致合,必先去人心而后生道心,道心复后,大事方吉。正在睽中,求其人心不坏,其事足矣。安敢望其大事之吉乎。试就小事吉者论之。
初九,在睽之初,道心方去,人心方来,若能刚而守正,不为人心所惑,道心自复,有悔者可以悔亡,如丧马勿逐自复也。
然必见恶人无咎者,恶人即人心,人心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