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天下第一哲学》(四十五)


    “萃”:聚集。又通“悴”:劳苦。此篇里当劳苦讲,指在位者应劳苦勤政。
    “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庙”:指宗庙;有才德人的处所;朝廷等意。本篇里应指宗庙,是王与诸侯祭祀祖先的庙堂。也是礼仪文化教化之地。”“大牲”:用牛做祭品。这是讲君王利用好宗庙祭祀这一礼俗文化活动,以此来教化和聚拢人心。但本篇的中心是讲在位者应忧思劳苦并以爱为行动准则。全篇并不是讲祭祀活动,这里是把宗庙礼仪作为教化和聚拢人心的一种文化活动,而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说的是讲“祝占”的。本段意思是:“君王凭借宗庙礼仪活动,利于贤德之人的会聚,亨通,有利于未来;即使用牛做祭品进行宗庙礼仪活动,是正当的,有利社会向前发展。”
    “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 无咎。”
    本段强调爱民若不能坚守始终(有孚不终),就要出现问题,就会带来纷乱和忧虑(乃乱乃萃),若发号施令(若号),一定会遭受讥笑(一握为笑)。不要担忧,坚定爱民信念向前,就没有害咎(勿恤,往, 无咎)。这是讲爱民是否能够坚守的利害关系。
    “引吉,无咎,孚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