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一章 准备背锅的文臣

    ♂朱慈在御案之旁逡巡,听着王家彦的言语,暂时没有说话。
    以科举未开端的改革,必然掀起一场比李自成和建奴入关还要巨大的斗争。
    赢了足以扫平国内的一切障碍,大明开往近代化的航道将一马平川,再无阻力。
    输了,当然一败涂地,以往所付出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成功的概率,估计只有40
    科举的改革,触碰的是儒家的红线,这一点,不但朱慈有所心里准备,怕是整个朝会上的许多大臣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有些人或许觉得这样改革就是智障,纯粹是舍本逐末,这并非依靠口才就能改变这些老顽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
    而有些人只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着想,怕朱慈触碰到国内动荡的红线。
    所以,大体上,无论是忠奸,都不觉得这次改革有实行的可能和必要。
    但是这就是一场赌注。
    朱慈有没有这个必要赌,或许并不值得。
    或许学着嘉靖万历天启一样,在幕后边嗨皮边关注着朝政远比朱慈如此浪翻天的操作要稳妥的多。
    什么都不做,只等着西学东渐逐渐推行,几百年后,大明并不会落后西方多少。
    但是对朱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