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矿税之议
意,总比之乎者也却辞不达意要来得好。”
“少詹事此言大有深意,学生也常思之。古书惜字如金只因彼时书字之不易,而今却无此虑,今人常常说话晦涩难懂,显得高深莫测,却让人觉得云山雾罩,学生才浅,觉得不足取也,故请少詹事授课之时,用浅显之语,释学生之惑。”
徐光启点头称是,心里对太孙殿下更增好感。他虽然是正经的进士出身,还做过庶吉士,但对一些人言必有典的作法是不大赞成的。他常常和老农,工匠,传教士打交道,觉得乡村俚语其实能更好地表达,且能让人更容易接受并明白。太孙小小年纪,就能明白古人的书里记载简单的原因,可见是确实自己想过了的,也确实当得上聪慧二字。
“不知少詹事对与建奴之战有何能指点学生的。”
“建奴,反判之蛮夷也,疥癣之疾,不足为患也。”
朱由校不由得奇怪起来,后金最后代明,徐光启竟然觉得只是疥癣之疾,看来科学家果然在政治军事方面不靠谱呀。其实这倒是他误会徐光启了,其实就连这时的建奴,根本没有也不敢想要灭掉明朝,因为两者在国力的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明朝人当然更不会这么想了,最多觉得不过是一股比较麻烦的叛军罢了,最后还是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