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儿
的状况。
关晓军有的时候回顾父亲关云山的经历时,每次都忍不住感到可惜,明明前方就是铺好的阳关大道,可他偏偏往旁边的崎岖小路上狂奔,前面明明是个坑,可他偏偏往里跳,每次在他足以改变人生的道路上,他每次选择的都是最为错误的一条。
关家本来是村里的大户,在八十年代初期便有了五菱拖拉机,而且还掌握了十里八乡最大的一家砖窑厂,在当时的年代,每个月的收入便已经达到了好几千,放眼整个光明县,比他们家富裕的都不太多。
但不知道关云山怎么搞的,在关军的记忆中,每过一段时间,家里就会发生变化,渐渐的,自家院子里的五菱拖拉机没了,换成了小型拖拉机,后来小型拖拉机也没了,重新换回了驴车,以前的窑厂也换了主人,自家承包的三百亩地也转手给了别人,到了关晓军上初中的时候,连两百块的学费,家里都已经拿不出来了,还是买了几百斤小麦,才凑齐的。
现在的关云山上身小背心,下身墨绿色的军人裤子,脚下一双大大的解放鞋,这身装束在几十年后看着土得掉渣,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却已经算的上是不错的衣服了。
看着关云山手中的芝麻官不倒翁,关晓军脑子里轰的一声,已经知道了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