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亲不亲,家乡人
骂!
谁让你这么出色了?
你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好作品,而他们都四五十岁的人了,却一本成名作都没有,那岂不是说,他们几十岁的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再加上文人相轻,写书的人,还真没有几个愿意服气同时代的人的,尤其是中国文学界,自吹自擂自高自大之辈多得是,有些人天生的就看你不顺眼,人家就是想要骂你,你又能怎样?
关晓军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屁孩,写出了两部远超本身年龄与见识的小说,这本身就是原罪,在写上一部《关帝庙》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怀疑,好多作家都说这本书不是关子川写的,有的还信誓旦旦的说关子川涉嫌抄袭,欺骗大众,更有不少媒体记者说这本书是关子川的父亲关云山代为写作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出名,才把作者的名字推到关子川头上。
现在“关晓军”这两个字没有几个人知道,大众熟悉的名字是关晓军的笔名“关子川”,因此在说起小作者来,也都以关子川为主人公,反倒是把关晓军的真名字给忽略了。
所以说,起一个笔名很有必要,最起码出去的时候,很少有人把关晓军与关子川联想到一起。
在得到陈又廷的提醒之后,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