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请求(二)

不但建立了国家,并且还成立了一个名叫“兹瓦特迪克”的基金会,专门对二战期间所有冒险救助过犹太人的外国人,颁发“国际义人”奖,并且把他的名字刻在碑上纪念。

    不过,截止到2000年,以色列共向世界各国10000多人颁授“义人”奖,其中竟只有一名中国人,是当年旅居乌克兰救助犹太儿童的潘均顺。2001年,中国学者发现: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数千犹太难民发放签证,使他们逃离纳粹占领区的事实。于是向“兹瓦特迪克”基金会举荐。

    但基金会认为何凤山是外交官有豁免权,不是“冒险”救人,不该得奖。而同样是用签发签证的方式帮助1100多犹太人淘到上海的日本驻立陶宛领事杉原千亩,却被犹太人誉为“日本辛德勒”。

    直到中方人员又搜集了更多资料交到基金会,证明何凤山当时救人是冒了风险的,基金会核查后,才授予何凤山“国际义人”称号。

    根据这些核实过的资料,有犹太学者认为何凤山很可能是二战时解救犹太人最多的国际义人。奇怪的是,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被何凤山救过的犹太人主动向“兹瓦特迪克”基金会反映他救人的事迹,所有资料都是中方学者搜集整理的,若没有中方学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