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碰撞
有这些感慨。
他读书科举,本就是想经世济民。
之所以不仕忽必烈,是因为“世道相违”,懒得去当个翰林学士,写些阿谀文章增其名望。
但忽必烈请了两次,若再第三次,李冶也是不敢拒绝的。
他又不傻。
活到这把岁数了,什么事看不明白?
至于李瑕……说实话,李瑕与忽必烈,李冶都看不上,一个是宋国叛臣,一个是蒙古强虏。
李瑕与忽必烈的不同就是没有那些一请三请,直接把他强掳了。
还能如何,骂了一通,找个台阶下了,做官就做官吧。
反倒是做了这官之后,李瑕竟还真放权给他民生经济之事,且正好得以一展平生所学,叫他颇为惊喜。
~~
这日议过事,回到公房,李冶正继续伏案统筹,却有小吏快步过来。
“敬斋公请看这个……”
李冶先盖上案上的文书,方才接过几张券引。
眯着老眼看着上面的数字,他微微讶然,道:“这张是……”
“是伪券,重庆府有人凭此兑走了大批粮食,察觉不对,一查,果然是假的。纸质、工艺,蜀地不该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