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96 陈国相襄军第一(五)

訾在万钱以下的,乃是赤贫之户。

    荀贞给贫家子弟衣食、免其家劳役一人这个政措,其实只是做出来好看,荀贞自己也知,必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试想一下,贫家之民连饭都吃不上,又怎么可能会甘愿少掉一个壮劳力,让之去县校读书?就算有愿意的,可入县校与入郡学一样,也是需要经过考试的,最起码得认识字,有基础的文化水平,要不然,难不成经师还要再手把手地教学生写字?只此考试一条,就断绝了九成九之贫家子弟入学的可能。

    一项政措的实施,首先需要考虑这项政措,是想要面对什么人,荀贞把学校制度化,从而通过考试选用人才,他的此一政措并不是面向贫家,而是主要面向下户和中家,换言之,是面向自耕农、小地主。也只有衣食够用、乃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人才会有力求学。

    荀贞又道:“待州学建成后,郡学学生中之优异者,通过考试可入州学求学。”

    乡庠、里序教授基础的文化知识,县校教授中级的文化知识,郡学教授较为高级的文化知识,州学是最高学府。荀贞定下郡学的学生可通过考试进入州学,至此,只要等到州学建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就在徐州形成了。

    王朗知荀贞的这个“州学”是应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