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

决断。
    军官中又有人说道:“将军此前屡曾有言,说君侯明仁,高族子弟、当今名将,真有人主之姿,自从君侯以来,昌校尉不顾君侯恩遇,数有怨言,将军多次劝说,而於今看来,却是竟皆无用,既然如此,……将军,以下吏陋见,索性便由昌校尉去罢!”
    何为“索性便由昌校尉去罢”?
    此话中的意思自然是:臧霸既已仁至义尽,多次劝说昌豨,而无有效果,那么当下之时,为了个人的前途功名,也只能舍掉曾同为泰山军帅的这份情义,放弃昌豨了。
    臧霸叹道:“天下兵乱,群雄纷起,我等既非身出名族,又非仕宦显贵,而所以能立足当世,先得陶恭祖厚待,又为君侯看重者,无它,唯重义之故也!诚如卿言,君侯,明主也,我自当舍昌豨而效忠诚,可是……。”
    “可是如何?”
    “可是我却又担忧啊!”
    “担忧什么?”
    “今如舍昌豨,则是我等弃义,义一旦弃,则泰山之心将散,由之往后,你我所以能够立足於世的资本恐怕也就将不复再存矣!此即我之所忧也。”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臧霸是个明智的人,他能看出荀贞是个明主,同时也深知他自己所以能够得到荀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