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徐元直献策危行
那么,是行刺还是不行刺?
荀贞细细权衡利弊,对徐卓说道:“卿此策亦不可为也。”
徐卓问道:“主公可是忧‘众议’二字么?”
徐卓和荀贞的关系很亲密,和郭嘉、宣康等一样,他们都是从年少时就与荀贞相识,有的在荀氏的族学里读过书,有的早早地就跟从在荀贞的帐下,在他们的心目中,荀贞是“亦父亦兄”的存在,因而,对待他们,荀贞也甚少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荀贞点头说道:“不错。刘公山如被刺死,兖州外有黄巾,内则诸郡各存心思,势必大乱,此固有利於我,然如遣客行刺之事如泄,物议汹汹,却是不可不惧也。”
物议就是舆论,舆论就是人心,人心就是政治基础。
刺死刘岱,趁机抢占兖州是眼前的小利;人心坏了,将举步维艰是大不利。
徐卓说道:“其事如泄,确将不利物议。”
正说话间,外边吏员来报:张昭求见。
两人遂停下话头,荀贞请张昭入堂。
张昭登进堂中,手里拿了份文书,说道:“明公,州府来文了。”
“噢?说的什么?”
“许子将和刘正礼来了州中。”
许子将是许劭,刘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