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283 西邻北接豫与兖
姚昇未从荀贞行州,现为农忙时节,作为典农校尉,他正忙於督视各地的麦收事宜。在下达给他的檄令中,荀贞特别交代:叫他等到忙完麦收后再来彭城上任。在此期间,由糜竺以彭城丞代行彭城相事。姚昇卸任典农校尉后,此职需得有人接替,荀贞拟表华歆继任。
华歆早年被郡举为孝廉,朝廷除任郎中,何进用事,召他入京,中平六年,授官尚书郎。
“除任郎中”,换句话说,就是拜为郎,本朝的郎官分隶三署,以五官、左、右中郎将分而统之,是为“三署郎”。与前秦、前汉不同,本朝的郎署是专门用之训练后备官员的处所,员额不定,多则数千,少时数百,许多名臣都有过当郎官的经历,只说今之州郡诸侯,如袁绍、曹操、应劭、公孙瓒等皆是。姚昇也曾被朝廷拜为郎,只是他没有去,跟着荀贞讨董了。
三署郎初补官吏,有外放地方的,有出任朝廷的,其中以出补尚书郎为最优。尚书郎例由孝廉郎选补,所谓“孝廉郎”,即是郡举孝廉,朝廷拜为郎的郎官,孝廉郎通过台试,五取一,进入尚书台,得为尚书郎,初诣台,称“守尚书郎”,满岁为真,称侍郎。
本朝政事统归尚书台,“天下事皆上尚书”,尚书台包揽一切,无所不总,“选举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