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68.杨鹤去职

自己对子民的仁爱,崇祯皇帝从十分紧张的国家财政中拨出十万两白银,由御史吴甡带往陕西赈饥抚“盗”,以配合杨鹤实施的各种招安。
    可问题是,明廷的经费太过紧张了,十万两对陕西的救灾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以一人一两分到灾民头上,也不过是能招抚10万人而已,整个陕西需要救济的又何止10万人,更不要说陕西现在缺的是粮食而不是银子,以斗米七钱来计算,一两银子也就够灾民吃五十天的,所以,一旦粮尽,明廷没有继续抚恤手段的话,饥民也就只能再度“揭竿而起”重新乞活了。
    此外,正如杨鹤在文告中揭示的那样,各地百姓又往往对返乡的饥民进行截杀----一方面饥民在“起义”时大量裹挟无辜百姓,对受灾不严重地区进行劫掠,大大伤害了某些“良民”、“良村”,现在饥民放下武器了,这些“良民”和“良村”自然要进行血腥报复的;另一方面,官府在招抚“义军”后,给予了“义军”大量的遣散费,这也引起了某些贫苦百姓的贪念,所以,为了钱,他们就对返乡的饥民起了杀心----因此,被招安者很快被现实所再度逼迫,再一次走上了“屯掠”之路。
    因此就出现了“解散者一二,啸聚者千百,乡村打粮,日无宁刻”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