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试制
驴皮放在敞口锅里慢慢化皮,也叫化皮熬胶,说简单点,就是将其中的蛋白质水解成便于吸收的氨基酸和蛋白肽,得到这种水质的胶液之后,驴皮就可以过滤弃掉了。接下来就是熬制原胶,这一过程更辛苦。敞口锅旁,沉重的铁铲不断翻动胶液,防止结底,沸腾的气泡迸发时,最容易烫伤,
胶液熬制到最后时,要观察胶液的粘稠度。用一根杆伸进胶液,胶能挂住,而且像面旗子一样往下坠,就说明胶恰到好处。
行话这叫“挂旗”。熬煮过后,收集到的胶液在辅料的作用下,经过浓缩、收胶、冷凝,阿胶的基本雏形就算显现了。
这时熬好的胶经过冷凝,形成固定形状的胶坨,就是原胶。一般晾制60天左右,再切出成品胶。
如果还想进一步加工,就是原胶再加工,增添混合干爹董偏方的独门配制药材,经过闷胶、定型、切胶和包装,各种效用的产品胶和次生胶就生产出来了。
多亏了谷茂林的能干,他带着厂里的工人,点着锅炉,加班加点。泡洗出一千多斤的上等驴皮,焯好晾干,只等上汽锅化皮,提取胶液了。
期间,另一位干爹温教授来看了看王珂。昨天下雨,他带着几个学生冒雨在作业坑连守着,生怕有水灌进去,更怕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