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预谋退路
同时也是曹植的文友。公元二百一十七年,曹丕被立为太子,吴质出任朝歌长,又迁元城令。曹丕为巩固太子地位,常于吴质商量对策。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曹植前往送行。曹植出口成章,盛赞曹操之功德,而曹丕则相形见绌,怅然若失。吴质对曹丕耳语说:“与魏王辞别时,你什么都不要说,只管哭泣就行了。”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哭的非常伤心。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动。于是都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加上曹丕平时善于掩饰自己,言行检点,而曹植则恃才傲物,恃宠娇纵,引起许多人的反感,最终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
公元二百二十年,曹丕做了皇帝,马上派人把吴质接到洛阳,任命他为中郎将,又封他侯爵,让他节度幽、并诸州军事。文帝崩,明帝曹叡继位,吴质被征调入朝,担任侍中,成为辅弼大臣。他向明帝陈述安危大计,指出司空大臣陈群乃平庸之辈,非国相之才;盛赞骠骑将军司马懿,忠贞机智,是国家栋梁。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对曹魏后期政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司马家族后来一飞冲天,也有吴质的功劳。吴质一向喜欢结交权贵,从不跟乡里百姓往来,在家乡名声不佳。做官后,又倚仗曹氏父子权势,作威作福,引起人们的反感。所以吴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