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降粮价
,加上随着工业化发展,多出来的工人。
他们都不自己种植粮食,哪怕是分到土地,也无法适应种地的劳累,农业产出又不高。
他们把自己的土地,托管给农场种植。
所有的收益和税费都归农场处理。
他们可以随时解除契约,在城中活不下去,乡间还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土地。
如果十年还没有亲自种植这块土地,它就会被托管的农场回收。
城里的人主要靠在各大粮店购买粮食生活。
钱明义交上来的调查报告,有一个很典型的家庭,能代表大多数城内的贫苦人家。
一个水泥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
他供应一家五口人生活,每个月食物的花费,要占据他工资的百分之六十。
这还是一个月最多吃一次鸡蛋,平时都吃些萝卜白菜等廉价的蔬菜。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粮价太贵了。
苏河与王仲策根据现在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
城里普通工人每个月的收入,购买粮食需要的花费,控制在他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
最后他们计算出,各种粮食的收购价和出售价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