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军功授田
就是任何士族之家,所拥有的良田不得超过三千亩。
这一道政令发出后,司马珂并没有让各县令实际去丈量各家的土地。他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预防将来出现大量的良田万顷的大士族,然后再形成一股尾大不掉的势力。
也就是说,司马珂的改革方向是允许有大大小小的地主存在,但是绝对不允许有尾大不掉的士族力量存在。前者虽然也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但是所图的无非是锦衣玉食、功名利禄,而士族却要影响和左右朝政。
其实在历史上的汉朝和晋朝,都有人提出过限田的主张。
为治理“兼并”问题,汉晋王朝均采取了“限田”政策。王莽新政曾实行过王田制,“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但三年后又下诏,“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布废止。东汉哀帝时,师丹又提出限田主张,被付诸实施为“吏民田皆不得过三十顷”的限田令,推行不长时间就“诏书且颁后,遂寝不行”。晋朝实行占田课田制,实际也是一种限田制。这些限田政策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兼并土地的不是农民,而是士族门阀集团,限田政策直接打击的就是他们的利益。正如荀悦《汉纪》所言:“土田布列在豪强,率而革之,并有怨心,则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