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9 如愿以偿
,违抗大唐国策,这种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他却轻易判不得,也不敢判。
倒不是因为高升是县男的缘故,而是高升有炼钢新法在手,而且此刻正是炼钢新法交接的时候,一旦秉公判罚高升下狱,耽误了炼钢新法交付朝廷之期,也就耽误了军方的大事,谁能担待得了?
若是不下狱,最多是个判罚不明,罚俸、贬官都有可能,罪过自然比直接秉公办理的要强。
何况,高升还认识卢国公、英国公,若是因为判罚了高升,得罪了两位军方大佬,殊为不智。
权衡利弊之下,常余自然有了选择。
当然,这个选择倒不是他畏于权贵,而是在揣摩当今圣上的心思。
听大理寺卿唐临老头说,朝中弹劾高升封爵太过的奏折每天都有,奏折到了圣上这儿,全部石沉大海了。
那些御史也是脑袋不开窍,明知道圣上无意为难下河县男,却想效仿贞观年间的魏玄成,没了一封奏折,再来一封,奏折如雪片一般递给圣上,这不是给圣上添堵么?
如此高升殴打官媒,恐怕又成御史口诛笔伐的对象,届时,让自封高升爵位的圣上该如何自处啊?
到时候就算圣上不想为难高升,也受不得那群御史的悠悠之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