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没有找到那个切入点
学习西洋油画,也知道了王式廓的《台儿庄大血战》,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李宗津的《飞夺泸定桥》、艾中信的《过雪山》、刘春华的《□□去安源》、罗中立的《父亲》。
改革开放以后也是中国文艺的最开放时期,各种形式的画派风起云涌,绘画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缺乏真正的具有代表性、里程碑性质的作品问世。刘文博教授曾经说过:“通过油画的发展,可以看到色层美是不断开掘与创造的。”这个曾经在美意法三国学习过绘画的大师认为:“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
因为喜欢我的对绘画的天赋,也喜欢我的那种默默无语的勤奋,更喜欢我与他之间的那种一脉相通、一说就会的默契,刘文博曾经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给我讲解油画的特点是油画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
刘叔告诉我,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追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