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发家史
我有生之年所修地区的税收便是了。’”
说到此处,朱老太爷端起茶碗来灌了一口。见朱攸宁一脸呆相,听的聚精会神,便又道:“要国家的税收?这乍一听的确有点狮子大开口。
“可圣上调阅了户部的账册,发现燕伯爷所说的地区,每年的税收加起来只有五两银子!燕伯爷就算能活一百年,一年五两银子,朝廷才只给了他不足五百两而已。而燕绥为了国家所花费的真金白银,上百万两都不止。”
朱攸宁适时地惊叹道:“怎么可能?一个地区一年的税收怎么只有五两银子?”
“说的就是。”朱老太爷摇摇头道:“咱们大周的如何收税?难道罗老山长没有与你说过?”
朱攸宁闻言,当即便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
大周的税收是由各地官员收取,留下当年当地所需,剩下的才上缴。所以一一层层扒皮,到了圣上眼前的,就变成了偌大一个地区一年只有五两银子的税银,有时候年景不好,朝廷甚至还要拨款——虽然拨的是废纸一样的宝钞。
“既然如此,燕伯爷也算是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了事实的。”朱攸宁道。
朱老太爷道:“是啊。可是也得罪了不少人。地方官没有油水可捞,联名上告过好几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