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大明教育发展之概况
热门的衙门担任要职。
譬如户部首选京师大学堂的钱法科高材生为观政主事等官,吏部则首选京师大学堂的政治科高材生为观政主事等官。
礼部则首选师范学堂等高材生,工部等则首选大明工业学堂的高材生。
大元帅府则主要是向大明陆军军事学堂以及大明船政学堂任用军官生,同时还在第一批大明重点大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大明工业学堂设立军官生培养基地,也会吸收一些专业性人才进入大元帅府核心机构工作。
甚至有可以直接一毕业就住在大明紫禁城乾清门的,每天可见到大明皇帝陛下不下五次。
而科举出生的举人依旧等靠运气等吏部选官,科举出生的进士一开始也会有一大半进入翰林院修史编纂,也有选入大明高等学堂乃至大学堂担任国文教授的。
但要想进入大明帝国统治核心部门则很难,原因无他,他们只会写八股文已经无法适应管理一个工业化的大明帝国。
帝国顶层不再重视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只当学术领域的史学家、经学家养着。
使得很多人开始摒弃科举之途,从一开始便进入新式学堂之路。
甚至,渐渐地,在京师大学堂与大明陆军军事学堂、大明船政学堂、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