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西堂议事(二)
听到裴頠的这番话后,高裁心中一颤,赶忙用衣袖擦掉了眼泪,因为他们陈留高氏从曹魏到晋廷,一直能够受到重用,靠的不仅是能力,还有眼力,如果不是叔公高柔拥有独到的眼光,一次次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那么他们陈留高氏一族早就陨落了。
高干作为袁绍的外甥可是坚决敌曹的死硬派,能让私心颇重的袁绍将并州刺史之位相授,可见他是一流的军政全才,之后曹操挟官渡之威来征讨高干,高干不得已而降,曹操却仍命他担任并州刺史,究其原因恐怕是曹操知道高干仍保存着实力,为了稳定北方,不愿与高干开战。
后来高干趁着曹操攻打乌丸,举兵叛曹,以他当时并不多的兵力和粮草,对抗李典乐进两路的兵马,坚持了四个多月,最后死守壶关,乐进终究久攻未下,高干的统兵能力或许胜过袁绍。
高柔正是难缠敌将高干的堂弟,早期归顺曹操时日子并不好过,是他处事谨慎小心,并且能力出众,才让曹操慢慢对他放下戒心,对他改观,他也很快在曹魏集团中平步青云。
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高柔选择站到司马懿的阵营,后荣升太尉,可以说高柔在曹魏时期是少数几个最会做人的官员,高柔并没有特别忠诚于哪一方,他所做的只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