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朱由检的最后一次机会
结果表明朱由检已经没有了制衡既得利益群体的手段,简单来讲,便是朱由检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大明高层权力形成了“内阁——皇帝——司礼监”三权制衡的运行体制,司礼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而内阁又能制约皇权,所以高明的皇帝会利用内阁与司礼监相互牵制,自己稳坐钓鱼台,不会让任何一家独大。
可在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力急剧膨胀,初出茅庐,没经过系统教学的朱由检,出于平衡权力的初衷打压魏忠贤本无可厚非,但他将司礼监的地位打到了最低谷,这就是失去了制衡文官集团的一把利刃,给了文官集团坐大的机会。
打压司礼监后,朱由检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了文官集团身上,然而事实告诉了朱由检,这些人并非善类!
当时藏富于官的现象十分普遍,想触动他们的利益比杀了他们都难。所以即使在局势最为恶化的时候,朱由检也只能弯下腰来哀求文官们捐银或者借钱,而不是直接抄家。
当时朱由检弯腰的那一刻明白了,皇帝,是天下主宰,却也可能什么也不是。
皇帝为什么能成为皇帝?不是因为皇帝有多么厉害,而是他们代表了权贵、官僚、地主、农民等人的利益,有了这些人的拥护,皇位才能做得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