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易容吞炭寻元罪 乘风破浪斩妖娥(下)
偏偏就是缺陷产物,比如著名的曜变天目碗。
曾经有一名学者在大马士革刀的渗碳中找到了类似炭纳米管的结构,于是就开始了一波神吹。其实,炭纳米管,是气态烃在1200摄氏度左右沉积时产生的微观结构。古代坩埚钢的炉温就是1200摄氏度。相反,现代的高炉温度远远比这个高,自然不会残留这类结晶。这不是古代工艺神奇,懂得有目的的控制,而是客观条件恰好满足。
除了工艺的客观限制以及缺陷控制,原料也是制约古代工艺的重要方面。中国的冶铁业长期不能代替冶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铁矿绝大多数都是贫矿。古代许多著名冶铁产区并不一定是领先在技术上,也有很多原因在矿石的品质上。比如说,被印度人捧上天的古印度铸造奇迹,不锈的阿育王柱,经过现代金相分析,只不过是含磷量较高而已。大马士革钢也含,磷,锰。磷在炼钢中有一个特性,它可以帮助形成更大的奥氏体晶体,有助提高韧性。
中国镔铁出东北,契丹龙兴之地。东北至今仍是中国四大铁矿矿区之一,虽然那里的铁矿比较贫,但是矿石中含有磷,锰,应该属于比较容易煮出夹生饭的矿脉。
所以,灌钢,花纹钢,现代仿制大马士革钢都属于生熟混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