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9章 白山黑水鱼龙会 阴略阳谋酒肉谈(下)

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飞花令这个名字的。酒令的规则形势越来越复杂,从诗,到长短句,发展到明清的时候,流行的是做诗钟。诗钟玩得远比飞花令苛刻,要在敲钟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偶非常严谨的格律诗,并且还要在其中嵌套字谜。所以前文笔者曾经说,写诗的水平明清普遍好于唐宋,对于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读书人的眼界和受到的训练是完全不同的。后起难成经典,不变难以突破,这在文学发展史上的轮回。
    本文席上行觞令,用了一曲《忆吹箫》。这首曲子的完型是唐教坊曲《凤凰台上忆吹箫》,但他的本源,就是我们文中提道的萧史乘龙,弄玉乘凤的典故。所以凤凰台萧史的箫曲,就是原型。这首曲的早期变种在南北朝是存在的。
    为什么笔者选了这首曲呢?因为《高丽史·乐志》里也曾经提及此曲,名《忆吹箫》。
    许多宋代填词用的母曲,其实都是唐宋教坊曲,也有一些更早,比如《乌夜啼》。如上一节所说,古制都是四四,五五,七七的偶句。到了宋代,在创作上开始翻花样,摊破,偷声,才有了长短句。这才是词谱真正的来源。
    回到本作萧锋填的词,其实套用了后来宋词《凤凰台上忆吹箫》下阙的填法。这首词的格律也很奇葩,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