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黄粱南柯皆梦境 断壁残垣是危城(下)
观更中意平原王始迁平壤说。无它,仅《三国史记》无法自圆其说,为何高丽王两度迁都一城。
高(句)丽曾有三都,百济也有三都。
建国者高朱蒙在慰礼城建十济国。十济国就是百济国的前身。慰礼城,这个汉风名字就是汉城的前身,现在按照韩式发音,改称首尔。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数典也记不起……嗯,大家懂的。
475年,高丽长寿王拔汉城,百济盖卤王战死,南迁熊津。
所谓熊津,今之公州。《三国史记》(文周王)移都熊川,盖是也。百济,九州都有熊崇拜,这一点我们前文也说过。在半岛上古神话中,创世神桓因生桓雄,桓雄与熊女生檀君王俭。扶余从吴,落穴熊从楚,仅为一注。
538年,百济圣王再次南迁泗沘。所谓泗沘,就是今日韩国扶余郡。东北夷扶余部落在公元前2史记就见于史料,而百济这一支南迁泗沘只是七百多年以后大扶余的一个分支。溯扶余于此,而不是吉林扶余,也是今日半岛与华夏文化野蛮切割的一个表现。
但是想要完全切割是切割不开的。在百济时期,熊津(今公州),泗沘(今扶余),青阳(今仍称青阳)呈三足而立镇熊川(今锦江)。当时虽然青阳(又名青正,春正也,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