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先款后货 晋商卖国的根源!
清两国的战争,大明基本上将所有的榷场都关了,目的是对满清还有附属于他们的蒙古部落进行经济封锁。
按道理来说,大明作为物资和制造能力强的优势国,对满清和蒙古这种落后地区的经济封锁效果应该挺好的。当年退到草原的蒙古人就被大明的经济封锁整的,现在连铁锅都造不出来了。可这法子对满清是不怎么灵,经济封锁和制裁展开了一二十年,满清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倒是越来越强!
为啥以往行之有效的法子,这次不管用了哪?新生之后的朱由检也有过反思。首要原因是军事上节节失利!封锁这手段只能是军事手段的备份,没有强大的军力,搞经济封锁根本就不可能长久。人家买不上你的东西,不会过来抢啊?
同时满清据有的辽东汉民多,有一定的制造和生产基础也是原因之一。不像蒙古草原,手工业的基础太过薄弱,又没有定居文化,所以工业生产很容易被破坏。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以外,还有主观原因。大明边关的各个军头,不管是之前的毛文龙、袁崇焕,还是后来的祖大寿、吴三桂!他们都在做走私生意,将大量的物资倒卖给了满清,从中谋取暴利。军头们在卖国,商人们也不遑多让,著名的卖国贼晋商,靠着和满清做走私生意,据说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