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丈量土地(四)
科举出现并快速发展,摧毁了宗族势力在朝廷的根基,但这一进程始终未能进展到乡村。历史上到了宋末,终于达成妥协,朝廷基本接受了皇权不下乡,乡绅统治乡村的现实。
后世所谓的镇,也不过是到了民国时期才出现雏形,但也只是局限在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正式行政区划的乡镇。
到了新中国,这个制度才算是完善起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才摧毁了宗族势力在农村的根基。
“朝廷为什么不派人去管理农村?这样也能便于管理,不至于出现我们昨日出现的情况。”韩毅有些好奇。
王正言不禁摇头,“哪有那么容易,派不派得出去一说,派出去也不一定能管事。
好了,千百年都是如此,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朝廷强大,政令还是能到乡村的。”
其实二人都不知道的是,大唐在立国之初,沿袭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实行过乡官制。
《通典》则提到:“大唐百户为里,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乡,乡置耆老一人。
贞观九年,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至十五年省”(卷33)。
里正、耆老或者乡长都算是正式的官府成员。唐代中期全国大概有官员18805人(见《通典》卷19),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