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功在社稷——杨洪
不足为患,此期间的边事宁息,在诸多因素中,杨洪坐镇宣府,戍卫京北边塞亦应为重要因素。
自永乐初至正统末年,杨洪在边已四十余年,并以敢战、善战至大将,声震南北,迤北诸部敌人深知其厉害,都十分惧怕他,称其为“杨王”。瓦剌部首领脱脱不花、太师也先都曾与其修好,经常写信问候他,并送以良马,每遇此,杨洪便奏请朝廷,英宗敕令让他接受,并让他对迤北诸部如瓦刺部等以礼相往,以维护边塞的和平与安宁。
瓦剌寻衅,并诱胁迤北诸番分道大举入寇,受宦官王振蛊惑而亲征的英宗在怀来县土木堡被瓦刺俘虏,明军死伤惨重。“土木之变”前后,杨洪正镇守宣府,英宗御驾北征至沙岭时,召杨洪入见,命他随驾西行,继而又命他守阳和山二口,英宗还至宣府时,命他为殿前将领,继而又命他还守本镇。
英宗被俘后,瓦剌太师也先拥英宗,由土木堡西行至宣府城下,再施诡计,企图用英宗手谕诈开城门,攻占宣府城以作为其寇犯北京的根据地。杨洪识破此计,命守城士卒收下皇帝手谕,并命其对城下人说:“我们所守的是主上的城池。现在天色已晚,我们不敢开门。而且总兵官已经去别处了。”也先见诈不开城门,拥英宗经大同返回漠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