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勋贵的第二时代?
承袭,仅仅是因为徐永宁年龄不够,和成国公府这种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徐永宁年纪尚幼,且唯一的叔叔也早逝,所以,事实上如今的定国公府,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当家人的,一应的事务,都由老夫人来操持。
这也就导致了,如今定国公府的存在感在朝中几近于无,历次朝局动荡,定国公府不会发声,也不会有人让定国公府发声。
但是,那毕竟是显赫的公府世家,不发声不代表没有影响力。
成国公府落魄成了这个样子,尚且有那么多的勋臣世家念及故旧姻亲之情,愿意守望相助,何况是始终站的稳稳的定国公府。
几代定国公留下的遗泽,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消耗殆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朝廷多了一个丰国公,但是,代表勋贵们发声的,往往更多时候,是任礼甚至是张軏这样出身显贵,但爵位并非最高的人。
归根到底,李贤虽然因拥立之功,被赐了国公的殊荣,可他在此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侯爵,而且并非是权势资历足够深厚的侯爵,所以仅凭一个非世袭的公爵爵位,能够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算太多。
但是如今……
虽然上奏的是永康侯和隆平侯二人,但是,他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