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九十五章 道非道

因主要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听闻正法、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调服断除乃至越欲贪、灭离言语念、灭离觉观念、灭离喜念、灭离出入息念、不作诸色想、不作诸识想、不作有所有想、不作想想、非想想。
    业报身的生死不完全等同于色身的生死。色身的死亡必然导致当前业报身的结束,但色身不死业报身也可消灭。或是当下业报身福报耗尽而灭;或是新的业力逐渐取而代之而灭。这个过程或一念或一日、两日乃至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
    上一个业报身称作前阴身,下一个业报身称作后阴身,中间称作中阴身。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将色身的缘生缘灭看作“我”的生死就是有寿者相。
    为什么是一念或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呢。
    当业力足够强时,一念即生;若业力较弱或新业力尚未形成,则还有一个业力在中阴身期间逐渐成就的过程。
    业力的成就以七日为单位是一种表法,初造新业;遇缘再次造业导致新业业力增长;业力继续增长无外缘也造作新业;欢喜造作新业甚于旧业;无缘不复造作旧业;遇缘也不造作旧业但业力仍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