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如梦一场
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发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
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有人认为:佛家的“缘起性空”与道家“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佛家是讲究境由心生的,所谓“缘起性空”是指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人类自己主观意志的结果,而非真实存在的。
而道家的“无为”是指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在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中并不是刻意为之的。
同样,人类的行为不要刻意去干扰事物的进程,这也是“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