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节 如箭在弦的入侵
面,这就等同于一个宣战的预警,可惜自恃英法保护的又自认为是大国的波兰根本没有把德国的威胁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仍认为能与西塔拉能达成一项关于但泽(也许还包括波兰走廊)的协议、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其实西塔拉当时也有相同的看法,他更期望的是一次如同莱茵地区和奥地利那样的武装游行而不是一场必然引发世界大战的突袭。
在但泽和走廊的会谈破裂后,德国几个月内与波兰之间没有任何外交互动。西塔拉也知道,自从太初十六年4月起,英法两国为遏止德国而与红俄谈判,但前两者仅欲红俄提供帮助,却不愿在红俄同样受到攻击时援助,谈判遂陷入胶着,再加上红俄与德国国境并未相接,若要与德军战斗就得通过波兰或罗马尼亚的领土,而这两个国家却都不同意其军队通过,尤其是波兰,贝可勒尔认为若与红俄同盟只会激怒西塔拉,让战争提早爆发。西塔拉见此,便于8月23日派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前往红俄,于当天晚上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有效时限为十年,国际上对德苏的关系改变感到震惊,原先这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是完全对立的。然而《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并非仅有保证两国安全的效用,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