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所谓苗寨,所谓蛊
红腰带,男女青年绕木杆欢歌跳舞,吹起芦笙。靠这个办法,失散的部落成员在此得以重聚,于是大家重振旗鼓,又投入了战斗。
这一举动后来就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而流传下来,演变为苗族传统节日。在这个祭祀性活动中,花山场中要立一根“花杆”,上面挂有一面三尺六寸长的红布,苗族人把它称作“蚩尤旗”。立“花杆”时,主持人要念咒词,追述苗人祖先蚩尤如何同黄帝打仗,后来兵败被杀,苗族先民被赶跑等情景。
在今天各地苗族的丧礼仪式中,都会安排鬼师唱《引路歌》,苗民们说,这样可以把亡灵沿苗族先民古时迁徙的路线上溯送回老家,老家就在东方“黄河入海口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专家认为,苗民所说的老家,正是蚩尤九黎部落古时活动之地——也就是河北山东一带。
从各地苗族的土语方言中,也可以觅到蚩尤的影子。尽管苗族分布在云贵川湘等三大方言区,语言支系很多,但各地苗人都惊人一致地把自己的祖先称为“尤公”。在黔东南方言中,叫老祖宗为“榜香尤”,湘西方言区称“剖尤”、“九黎蚩尤”,而云贵川西部方言区则直呼“蚩尤”。
在黔工业区南部,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祖先香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