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波罗的海困局
乔夫的新联盟条约让这些加盟国看到了独立自主的希望。但是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政变又让这些独立份子心头烙上一层阴霾。现在还在访问芬兰的爱沙尼亚总统阿诺德·吕特尔听到政变成功的消息,甚至做好了建立流亡政府的准备。
亚纳耶夫想过动用军队,像镇压布拉格之春那样挺进捷克斯洛伐克,但是面临苏联内忧外患的格局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战争是政治无奈的延续,虽然他不介意用钢铁洪流将波罗的海三国变成废墟,但是之后却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捍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不值当。
比如伊拉克战争斩首行动干掉萨达姆的部队的确轻而易举,但是如何在战后应对层出不穷的游击队和自杀式袭击却是美国财政一直头疼的问题。苏联吃过阿富汗帝国坟场的亏,所以无论如何,亚纳耶夫都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外交手段施压?谁的看得出现在的红色北极熊已经虚弱不堪,故作强硬的话只是打肿脸充胖子。
为此,他需要跟国防部长亚佐夫交流一下这个问题,毕竟亚佐夫作为曾经中央集团军的领导人,的确在这个问题上比纸上谈兵的亚佐夫更有发言权。亚纳耶夫将自己的疑问抛出来,不过国防部长的回答却让他倍感意外。
“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