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的震怒是王忬死的主因。
支大纶也相当中肯地说:“忬恂恂长者,悉心体国,通州之役,不避死亡,划策守城,以全国储,帝眷日笃,存登枢佐。蓟州边备久弛,整顿良艰,屡至失律,遂干极典。盖帝固重军政,虽勋戚不少贷。庚戍之警,尤惕于衷。故二子如世贞世懋竭虑殚力,居间百方,终不可得。华亭乃予罪严嵩,至方秦桧之杀武穆。是以君子恶居下流。”
他的意见,谈迁也同意。谈说:“王中丞坐疆事死,非死严氏也。”(大学士严嵩新论-[美]苏均炜)
嘉靖三十八年的通州之役只是插曲,徐阶“隐忍”,严嵩在内阁没有对手,加上世宗眷顾,权倾一时。
而徐阶因为有严世番的存在,始终找不到对付严嵩的办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宗总是递出来一些让人猜不透的手札,只有严世番能每一次都猜中世宗真正的意思。
一天,世宗递出手札,上面写着六个字“宪似速,宜如何。”
严嵩看了出了一身冷汗,徐阶在一边偷笑,他们都认为世宗的意思是胡宗宪似乎升得太快,你认为应该怎么样。显然,这是世宗在表达对严嵩提拔胡宗宪速度太快的不满情绪。
严世蕃却有不同的看法,世宗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