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九十六章 变相圈地

月五元的工薪根本不是种地可以比的,更何况是连饭都吃不饱的灾民。
    厂矿筛选完之后又是以工代赈的工程队招募民工,修路、架桥,修引水渠,整治河道,建筑公司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工程队可着劲的挑人,短短不过六七天时间就挑选了四千多精壮劳力。
    如此大规模的招工,肥城的百姓是欢天喜地,士绅们却是闷闷不乐,移民还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举家迁移,这些个工程队却只要精壮劳力,这以后的田地难不成都靠老弱妇孺来耕种?
    身为县令的洪仁寿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输出的劳力越多,赈灾的压力就越小,因为这些劳力都是有工薪的,最低工薪也是每月五块银元,这就意味着有四五千户无须赈济。
    身为县咨议局议长的宋鹤年却是高兴不起来,每天都要接待来访的士绅,精壮劳力的大量流失对于当地的农业会造成沉重的打击,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们自然是心有不满。
    接受过新式教育,毕业于济南大学的宋鹤年心里明镜似的,大清正在元奇的大力推动下快速的向工业社会过渡,相比起欧洲各工业强国的圈地运动,元奇采取的这种方式已经是十分温和了。
    大量的农民向工人转化,这是大势所趋!一场旱灾,仅是山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