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
纸上了。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存大英博物馆),是在敦煌发现被偷运到海外。
著名的唐三藏取经,带回了大量的珍贵佛经,唐初的雕版印刷自然也就是因为崇尚佛家而大量印刷佛经。因为寺院经济的存在,和尚是最富有的一个阶层,而书籍无疑是最好的宣传手段。
李若凡看着书架上的唐朝雕版《金刚经》,《大唐西域记》,《瑜伽师地论》,一排排仿佛还散发着墨香的善本孤本,仿佛梦回大唐。要知道,《大唐西域记》最早版本只是敦煌唐写本残卷。
而唐宋诗人词人和大家的散文更是从未有之。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唐朝的诗人往往会随身携带诗囊,就是诗兴大发写好的手稿会放在诗囊里面,等日后整理成册。
还有科举考试的殿试考卷,就像现在的高考试卷,状元笔记一样,都是最好的参考书。那时候没有出版社一说,书商自负盈亏,自然要选择最能赚钱的书籍制版。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