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冬皇心思
母亲的80寿诞,正好是梨园公会负责人青衣王琴侬任戏提调,大轴排定梅兰方、余叔岩合演《四郎探母》。你可得抓住这个契机,仔细揣摩。”
许多人都误以为压轴戏是最后一出戏,其实压轴戏是倒数第二出,大轴才是最后一出。
1925年的京剧其实正处于一个生旦交替各领风骚的阶段,开始都是须生挂头牌,基本旦角一直是处于配角,二牌的地位。
一方面是由于女性观众的大量涌现,从而让旦角地位大大提高,动摇了生角的地位。因为女生刚开始看戏比较外行,自然是挑漂亮的看。在谭鑫培这样的老头和梅兰芳这样的帅哥之间如何选择几乎是不用考虑的。
另一方面是旦角出了个极为厉害的人物,有通天教主美誉的王瑶卿,他把青衣,花旦,武旦融合一体,创造了“花衫”行当。四大名旦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他就像是围棋界的木谷实,数以百计的弟子一统江湖。
所以旦角的兴起几乎就是必然趋势,大的堂会虽然梅兰芳论资排辈还不够资格唱压轴,但已经拥有一大批粉丝了。
那个时候不叫粉丝叫梅党,可以说要钱有钱,要才有才,而且水平都特别高。梅兰方的新戏都是梅党众人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推敲出来的佳构。现在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