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苏轼
不起这些年的所学,不想对不起自己的内心。“是啊,我不后悔。”苏轼叹息一声,“有些事,不得不做,哪怕头破血流,哪怕粉身碎骨,一样要做。现在被贬,还是要继续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是恩师教导我的,我也发了誓,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警言,不可能放弃。”
玄元看着自语的苏轼,他知道,苏轼自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不过突逢打击,一时难以接受罢了。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诉者和一个认同者,自己正好充当了这两个角色。哪怕没有这个角色,苏轼在黯然神伤后还是会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为国为民。这一点,在他任职杭州,大修了西湖就可以看出,也是因为他,为日后“苏湖熟,天下足”奠定了基础。
苏轼一生不断漂泊,这一次,是他的第一次人生大变,在日后,他还会遇到更多打击。苏轼的一生绝不美妙,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不断的为之努力,也因此变得豁达。
苏轼回过神,笑了,“与道长的一次谈话,轼受益良多,轼再此谢过道长。”接着就要起身,欲行礼。玄元抬起手,丹田内劲一吐,阻止了苏轼的动作,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