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吏治
下官吏不可能都是那种损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是恐怕有些时候还要更甚之,反过来盘剥百姓的不在少数。
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少不了的。
可以说无论是孔子的理想国度,还是孟海公所知道的,所谓杀贪官杀的最狠的朱元璋,都不是在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矛盾的方式。
孔子的理想境界不说,压根就不可能彻底做到的事情,你还不如直接说共产按需分配算了。
至于说刑法,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贪污官员的打击力度来看,朱元璋绝对是最狠的,对贪污官员采取剥皮抽筋等极刑,而且在位期间杀了15万贪官,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贪官们仍前赴后继的进行贪污,反而越杀越多!
明朝的贪污不断的另一个理由是官员的俸禄过低,当时正一品官月俸米八十七石,正四品二十四石,正七品七石五斗。合成银两,一个县令月收入不过五两,折换成现在币值,一千元左右。如果不贪污,大明王朝的官员们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即使杀人无数,明朝一朝始终在贪污的笼罩之下。
这个就比较过分了,毕竟在封建社会谈什么公仆没意义,归根到底还是要他们去做事,总归要先把他们养活了才有后面的事情。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