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火攻
这才有了孟海公大军到的时候,安排下来的区域里面还是有不少的地方是需要整理的,也才有魏定国、单廷珪等发现的情况。
单廷珪觉察的是残垣断壁之中有一些木料材质有异,毕竟是专业玩水的,很快就发现了木料在吃水方面有问题。
而魏定国更是玩火的专家,更是发现了这些木料的本质。
说穿了其实就是‘藤甲’,当然这个不是按照藤甲的模式去做的,而是做的家具、梁柱之类。
藤甲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有很强的防护力。和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特点,很合适南方潮湿地域使用。防护部位以头部和上身为主,多和盾并用,以防护身体其他部位。制作方法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却出晾晒三日之干,然后油浸一周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缺点是怕火易燃,更不适合寒冷北方使用。
基本上来说,石油(猛火油)这种夸张的易燃物在这个时期还是没有的,基本上到了唐末乃至是五代之后才开始使用这种燃烧物,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石油被称为“猛火油”。在这一时期之前,中国战争中的火攻,多凭薪柴膏油之类,属于最初级的纵火手段。而猛火油的威力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