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 在对的时机,撞上对的大头(三)
? 王安石的得力助手章惇曾这样评价过赵佶,“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不得不说,他眼力还是很毒的。
眼下赵佶当着藩属使臣的面自亮底牌的轻率举动,绝对是外交界引以为耻的典型案例,可惜赵佶就是这么随性的人,不但并没有觉得自己有甚么不妥,反而沉浸在一种占了大便宜的自得中。
话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简单叙述一下东京太学的近况。
著名文人皇帝赵佶在登基以后,便大力发展太学,并厉行太学三舍法,再次扩充太学。他在东京城南熏门外,建立“辟雍”,规模宏大,有一百斋之多,可容纳三千人,称为“外舍生”。此时城内的太学本部,则专容“内舍”与“上舍生”,最多时,三舍共有三千八百人之多。此时太学之繁荣可见一斑。
但此时的太学,并不能简单的归结到单纯的教育机构中去。因为道君皇帝曾下诏罢科举,自唐以后各朝各代千百年间流行的科举取士大潮,到了赵佶这一朝,竟沦为“非主流”,遂使得太学成为了士子进身的唯一途径。故而此时的太学,完全可以看作是大宋后备官员的人才库。
众所周知,宋朝是出了名的“冗兵冗官”。这时节冒出一个不按历史走向来的梁山泊,导致此时朝廷严重冗兵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