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四十三章 培养体系

还会在这个级别辗转几年,等到六十几岁致仕的时候,估计也就勉强摸到巡抚的边。

    这一系列的内阁调整,如果说获得最大利益的,自然是当属齐宣浩了,而李鸿章也算是获得实际利益不小的人。

    至于江道泉和郭龙云,这不能说获得或者失去了多少,从表面上来说他们都失去了不小的实际权力,但是另外一方面,林哲这样安排还是表达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朕虽然有些不高兴了,但还是打算继续用你们。

    这种敲打比彻底失去自然是要好得多。

    至于其他人的话,则是属于正常调动的范畴,不说惊喜但是这些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预料范畴之内,比如上海市市长李南泉。

    他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前,就已经是在中央内阁任职,工商部出身的人历任司长、又是担任过一年的工商部协办大臣,而后才被调去上海担任市长,这本来就是属于正常的升迁范畴。

    属于典型在中央爬到高位后,然后外放到地方继续积累主政经验,积累了足够经验后,调回内阁主持工商部工作是属于正常的。

    帝国对官员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对高级官员的培养过程已经是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首先是从国家雇员考试中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